? 庞德公先居于襄阳城西南两里外的岘山之南,后因刘表数次延请不就,携妻归隐襄阳城东南三十里外的鹿门山中.
因要到城外,还要进山中,道路不便,周瑜与徐庶便没乘马车,改骑马而去。庞德公这次还邀请了诸葛亮等人,周瑜与徐庶便先在城中邀齐了诸葛亮几个,然后一起乘马出城。
鹿门山濒临汉水,原名苏岭山,建武中,光武帝刘秀驾幸游此,与近臣习郁一起梦见山神两只梅花鹿,便命习郁建一座祠庙于山,上刻两只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后便于以庙名为山名,改称鹿门山。习郁因此而有功,被光武帝封为襄阳侯。
夏日风清,阳光融融,初夏的天尚还不热,众人打马出城,清风迎面,尽觉畅意。沿途林木葱郁,山花烂漫。众人并不急赶路,一边催马慢行,一边欣赏沿途景致。
众人策马缓行,一路谈笑,间或快赶一程,上午时出发,至傍晚抵达鹿门山。
于山脚眼望鹿门山,周瑜忽然想起前世曾学过的唐朝诗人孟浩然的那首《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这首诗他本来已不大记得了,但到得此地,此情此景之下,忽又不由自主地跳出了记忆。这首诗中的庞公便是指庞德公,孟浩然慕庞德公之名,也曾隐居于鹿门山中。另一位唐朝诗人皮日休,亦曾隐居过鹿门山。
不过周瑜今日是骑马而来,不是诗中的乘舟而至,这一点不合,他便没开口吟出,只是心里缓缓诵过一遍。
庞德公的居处,徐庶、诸葛亮都曾来过多次,当下便由徐庶领先引路。夕阳西下,日暮黄昏,众人行至山中后,天便已昏暗了下来。好在太阳落下不久,月亮便已升了起来。刚过月中,月亮只有些稍亏,月光还很明亮。
众人听着山中的虫儿鸣叫,月辉清幽洒下,只觉分外有种幽雅。马蹄踏踏,行未多时,徐庶手指着一处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