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董翰林和桂晓高满门被灭,虽然皇上已经特意下旨封锁消息,可是这么大的事情还是在整个朝堂之上不胫而走,特别是像诚王李镇国这样手握御史院和密谍司两大监察机构的人,又怎么可能瞒得过他的眼睛。
李洪义亲自派刑部尚书拿人,又连夜通宵审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算是皇上御审的大案,这在大荣朝建国二十年来,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威严的朝堂之上,蔡公公公鸭一样的嗓子喊出“上朝”两个字的时候,宣武门外的皇宫大门在太阳的第一缕晨辉之下便吱吱呀呀的打开了。
百官入朝,气氛尤为压抑,往日里总是要交头接耳一番,直到李洪义走上皇位之时才会安静下来的文武百官,今天出奇的规矩,尽然连一个出大气的都没有。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知道李洪义正在气头上,这万一一不小心触怒了龙威,丢官事小,掉了脑袋可就不划算了。
李洪义坐定,百官一番朝拜不提。
朝议尚未开始,顿时就见两鬓白发的蔡公公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大声道:“朕闻楚阳王赵忠四女赵若馨,品貌端庄,温良贤淑,正值当嫁之年,待字闺中,今朕皇九子李邛已过弱冠,正是适婚之时,文韬武略,当成佳偶,是有月老入梦,当成佳人之美,今朕特赐皇九子李邛与楚阳王四女赵若馨于六月成婚,另,封皇九子李邛为秦王,划益州为封地,待完婚之后,即刻出宫,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
举国通告,咸使闻之。
钦此!”
顿时,满朝之上。山呼万岁,恭喜李邛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
关于李邛能封为秦王,划益州为封地,宫中已经早有传言。他身居秦和宫,前年去益州征集军粮一事,益州本是古秦之地,种种迹象表明,这已经是李洪义思虑已经的决定。
再加上太子即将选妃成婚。李邛早已成年,再呆在宫里确实不合适,因此,朝中也无人说出个不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