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觉得自己和巴金是如此的相像:巴金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我也一样;他叛逆,我也不怎么听父母的话。我多想和他一样也当一名作家呀!
以前常听老师们讲,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写得如何如何好,《家》写得这么好,那么《春》和《秋》呢?有了这个好奇心在作祟,我就在有一天骗父亲说老师让买杂志,在父亲手里拿了些钱,专门去书店买了《春》和《秋》,坐下来细看。
刚翻开《春》没几页,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因为书中已没有了作者原有的激情,看上去不感人。我再翻开《秋》看,感觉跟《春》一样。
于是我想,巴金可是大作家,他的作品也有高低之分,有激情的作品和没有激情的作品差别竟如此之大!不是要激情吗?我也有。那何不写一篇试试?
刚好那段时间电视里正在播一个叫《篱笆·女人和狗》的电视剧,我看后更是为枣花的命运感叹。更可气的是,又播了《辘轳·女人和井》,原来看上去挺不错的小耿怎么又是一个小心眼子?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枣花的命运这么苦?
我一下子有了想写《辘轳·女人和井》续集的打算。但我考虑再三,觉得写不出来。那就写校园生活吧,我想。
那个时候,学校里都反对学生早恋,只要在学校里发现有人谈恋爱,无论成绩好坏,就会把学生开除。我对此却持不同的观点。如果爱情能成为同学们的学习动力,恋爱的双方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我小说的萌芽就是基于这个想法的。但我想,写小说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样的话,就必须先退学。
于是,父母的辛劳全忘了,可能遭遇的别人的白眼也不管了,假若小说写不成,当不了作家,很可能穷苦一辈子也不顾了,只想现在写小说。
我不想上学,又不愿和父母谈判,就放拽。明明到了星期天下午,我却不操心往学校去。当我父母问我时,我说我不上了。母亲知道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