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之后,便是科举。初春时节,天气依然有些微寒,清晨仍有瓦片上依旧凝有寒霜,但整个京城气氛却非常火热,因为大明的科举考试快到了。
帝都的举人、贡生不用说,踊跃报名,便是远在河南、浙江、福建的举子,甚至远在广东的士人,也是不远万里,奔波近一年,多有来赶考应试者。
十年寒窗苦读,无非就是为了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官本位的思想,在大明百姓的心头,还是根深蒂固。
科举考试定在三月初六,随着时间邻近,气氛越加火热,很多人也在千里迢迢的最后关头赶到。
初一这天上午,天气忽然和暖,京城第一医馆,天和医馆的大堂中,却来了一客不请自来……
“在下金陵会元玉满天,公子可是天和医馆的首席大夫,朱一品朱神医?”面前的仕子面容平和中露着坚毅,向朱一品施了一礼问道。
面对玉满天的询问,朱一品赶忙回答道:“鄙人正是朱一品,这位公子前来医馆,不知所谓何事?”
听到了朱一品的回道,玉满天不由正色道:“前些天的京城诗会,公子得到了诗坛第一人的称号,如今可谓是名满天下,宇内皆知。在下在前来进京的路上遭遇大雨,误了一些脚程,未能见得公子的大才。因此今日特来医馆,希望能你能指点一二。”
“公子实在是客气了,我朱一品区区一个大夫,自幼只读过一些医书,与阁下比起来,可谓是胸无点墨,何来指点之说?”朱一品谦虚的说道。
“诗坛第一人的身份,可是翰林院孟伯仁孟博士亲自授予,又有天下的才子见证,自然不会作假。公子既有如此大才,品格又是如此自谦,我玉满天虽是金陵会元,也是由衷的佩服。”听了朱一品的回道,玉满天愈加钦佩。
“看来这古代的士子并不像那些电视剧里演的那般嫉妒他人所得的名号,这玉满天看来就是一胸有乾坤之辈。就凭今日这般谈吐表现,我断定,他日金榜题名,此人必能荣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