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张飞入川第一站,不过现在是州从事,兼领帐下司马。
从县长变成从事绝对不算提拔,而帐下司马显然是战时才设置的军职,个人以为是刘备起兵后,成都需要一名猛将才调张裔回去。
拆东墙补西墙,张裔还没来得及去雒城呢,张飞却从鱼复杀过来了,于是张裔又被派回西线堵窟窿。
张裔虽是个学者,但他的领军能力显然深受刘璋信任。
江州之后,张飞与孔明沿涪江北上,抵达垫江县,之后华阳国志说:“飞攻巴西,亮取德阳”“巴西功曹龚谌迎飞,璋帐下司马蜀郡张裔距亮,败于柏下。”
这里写得很清楚,张飞应是顺阆水而上,直取巴西郡治阆中县,孔明走涪水取德阳,击败张裔,这也是史书上可查的,孔明第一次单独领兵作战。
但《三国志.张裔传》却说“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张飞於德阳陌下。”
倒底跟张裔打的是孔明还是张飞?
德阳属广汉郡,如果张飞走德阳的话,就与他攻巴西的记载矛盾了,真实情况有两种可能。
一是孔明当时名气不大,益州人只知来取益州的主帅是张飞,所以这样记载。
究竟张飞、孔明、赵云入川时,相互之间的统属关系如何?一般观点都是张飞地位最高,即使三人在军中平级,对外也是张飞更有名,比如法正给刘璋的信,就将荆州援兵统称为“张益德军”。
二是张裔阻击战爆发的地点,华阳国志说“柏下”,似乎是一个乡或聚的地名,而三国志说的“陌下”,则表示在德阳县的街道,这二者当有一个是误记。
《杨洪传》中,诸葛亮写信给张裔时提到:“君昔在柏(栢)(陌)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这个柏字,宋本元本写法都不同,而赵一清则根据张裔传,认为是“陌”。
(通行的三国志版本是在柏下,营坏,吾之用心,我觉得我的断句才是对的。)
《蜀中广记》记载:“有山曰栢下,诸葛公营垒在焉。”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