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此事而且愿意第五个出面,已经相当不错了。
如果不是赶上傅燮这件事,刘宽恐怕连刘表的书信都不会接。
许强抹了把冷汗,不管怎么说,最艰难的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三人离开刘府,又同去拜访傅建。
在刘宽府上逗留的这点时间里,傅建已经从女儿那里听说此事,特意邀来一批客人,他们都是来看傅燮的。
议郎傅睿、郎中傅祯、舍人傅弥、羽林郎傅流皆是绿名,另有黄名若干傅氏可谓人才济济,而且不论来自茂陵、冯翊还是义阳的傅家人,都极其团结。
义阳傅家,是一个较新的分支,傅介子和傅长先后受封义阳侯,当时傅家旁系迁了一些过去,现在已经开支散叶但其根仍然是北地。
场中还有两个少年,是傅睿的儿子傅、傅允,虽然没有功名,但最受许强关注,因为他们日后的成就很高傅是三国时代有事迹的,必然会变身为蓝名。
这些生活在内地的傅家,对廉县傅家虽有耳闻,但还是第一次与之接触,听傅燮说起北地风光和傅家人的艰辛,都是唏嘘不已。
“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北地,如果南容不能说服朝廷,我傅家诸系自派家兵前往救之!”年轻气盛的傅流叫道。
傅睿虽是文士,也对此表示赞同准备明日早朝上表请战,而傅祯和傅弥则有所保留虽然愿意派出家兵,但并不打算亲身前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都是熹平石经上留名的文人,历史决定了他们无法离开。
就在这时,有人禀报:“甄举求见。”
众人大喜,赶紧迎入,甄家与傅家的关系不错,但甄家家世高于傅家,甄举主动造访,确实罕见。
甄举坐定,听众人说起方才聊天的内容,当即表示早朝时会附议,而且也愿意派出家兵支援北地。
众人致谢,甄举却把目光落在傅燮身上,微笑道:“其实我这次来,是替侄女说媒的……”
“什么?如此好事,真是傅家之幸,小燮还不快答应?”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