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个问题。”肖白图挠着头说:“假设马士英如同我们预想的一样,接受我们提出的条件……那他会不会造反?”他掰着手指头说:“香港、东莞等地的租界,乃至各个口岸开放之后征收的税款,会让他掌握一笔不小的财源;在此之前我们又送了他一支军队,也许不用多久,老小子就会来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很有趣的假设。”邵北思索了一下说:“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什么?”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邵北笑着说:“不论是黄巢还是洪秀全,最后都可耻的失败了。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你的意思是说,儒学体制下的文人,没有造反成功的可能?”肖白图疑惑着问。
邵北摊了摊手:“历史已经说明一切了,而且我认为马士英不会成为例外。”顿了顿,待肖白图接受自己的观点,邵北继续说:“所以,极大的可能是,马士英会梦想着成为另一个郭子仪。”就如同清末的李鸿章一般,掌握着北洋这个庞然大物,一心想的是如何维护残破的‘大清’皇朝,进而干脆写下了‘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觅封侯’的诗句。
清末是思想大碰撞的时代,民族觉醒与国家意识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处在那个时代的李鸿章都没想着自立为王,那身处明末的马士英可能会自立为王么?而且平心而论,老李的能耐可比老马强多了。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但我们跟老朱家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而且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反感皇帝的存在……”眼睛盯着肖白图,半晌:“所以,你的这个假设毫无意义。”
“我就是随便说说。”肖白图无所谓地扬了扬手。“我只是担心马士英会超出我们的预计……”
“超出?”邵北重复了一句,而后笑了起来:“哈,好大的笑话!”他细数着:“如果说我们提供给他的是一支可以复制的部队,马士英或许会依靠明朝庞大的人力基础,逐渐摆脱对我们的依赖。但现在的问题是,你觉着大明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