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虽然带着点玩笑的意味,但也足以说明马士英对武毅军的看中了。军火刚到的那天,马士英就迫不及待地嘱咐工部相关人等一一校验。m1644没什么好说的,几乎全是刚出厂的新枪。瓦蓝的枪身透着一股机油味,压上子弹当时就能打响。唯一闹心的就是校准星,但这活儿显然不是工部那些人干的了的。
紧跟着就是拿破仑火炮。话说工部里头有不少人都铸造过火炮,当时瞧着拿破仑那么点的口径,很是嗤之以鼻,觉着马士英一准是上了澳洲人的当。结果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按照澳洲人的说明,抬到25度仰角,拿破仑顺风愣是打出了快四里去,那铁球落地的时候还弹出去好远。
运来的炮弹里头除了实心弹、葡萄弹,还有榴散弹。有工部的一个主事玩儿上了瘾,指挥着炮手装了榴散弹,按照澳洲人书写的操作程序与装药剂量填装完毕,结果一炮出去,榴散弹在半空炸开,铅丸从天而降,一打一大片。
那工部主事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玩意简直就是大杀器啊!一炮过去,打准了就得砸死一片人。试验了整整一天,工部的人回报马士英,澳洲人的军火都是好东西,没假货。但……最好还是找个澳洲教官来教教武毅军怎么用。
不说别的,校准星与维护保养,那小册子上写得满满的,看得工部主事一阵头疼;那火炮更不得了,操作程序倒是没什么,问题是后头跟着一个射界表。按照澳洲人的说法,只要观测好了距离,按照射界表的角度发射,那是一打一个准。
这年头大明朝的火炮,从来都是直接瞄准,哪儿听说过什么射界表?
工部主事当即就表示,太复杂了,工部吃透这玩意有点费劲,为了省事,干脆还是找澳洲人来得了。
任凭马士英吹胡子瞪眼的不满意,工部那帮人就是耷拉着脑袋不应承。事到如今,军火都买了,总不能还让武毅军提着烧火棍让人笑话吧?思前想后,马士英干脆舍下这张脸皮,再问澳洲人要教官好了。这也正是今儿马士英邀请邵北等人检阅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