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军向大使馆发出了请求,大使馆正在与明朝政府进行沟通但这显然需要时间去解决。尽管马士英刚刚在朝廷上进行了一场大清洗,几乎让朝廷变成了马士英的一言堂,效率提高了不少。但仅仅是提高了不少而已,与澳洲的……尤其是傅白尘的预期相比,这效率依旧过于缓慢。
很显然,在没有进行大手术之前,以南明目前臃肿的官僚体系而言,筹集到足够的粮食没准需要用上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或者更久。久到在傅白尖发飙枪杀所有俘虏之前,这批粮食绝对不可能运到。而且必须要考虑到马士英的苦衷。
自耕农是大明的基石,可士绅才是大明的统治阶层。而且马士英本身就是士绅,他绝对不敢在这个当口冒着大不讳拿士绅开刀。什么?你说囤积粮食的是商人?这年头,稍稍有点实力的商人,哪个背后没有一户大士绅?要是没有,那商人估计早就被大家伙给吞了。
所以粮食的问题,恐怕短期内还要澳洲自己去解决。马士英估计是有心无力了。或者能帮到,但估计也是杯水车薪别忘了俘虏营里还有着将近十万个吃货。
当这一结果反馈给傅白尘的时候,年轻的少将纠结了。如果换做一天前,那纠结的一定是陆战队中将谢杰瑞。但现在国防部已经授权了撤军杰瑞正忙着撤军以及用电报跟国会吵架。
是的,在此之间谢杰瑞中将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与国会吵架上。
国会认为谢杰瑞刻意曲解了国会的意图,并间接造成了金启鸿的阵亡陆战队中将显然不这么想。他不会接受一个本就不属于自己的指责。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远征师伤亡前所未有,虽然还搭上了金启鸿但战果是显著的。
包括多锋在内的二十二万清军灰飞烟灭,逃回去的不足七千。相信只要满清政府不是疯子或者傻子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绝对不会再考虑南下了。这与国会制定的目标完全契合而且南京也保住了。虽然对此澳洲军几乎没出什么力。
所以,中将先生对国会的指责很莫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