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东平朝鲜,数度南下叩关,大掠四方。一时间战功赫赫,无出其右者。
蛰伏的多尔衮就是黄台吉的走狗。崇德初年,黄台吉两次打压岳托。多尔衮揣摩上意,认为黄台吉这是要打压岳托之父代善的正红旗势力。多尔衮猜到了黄台吉的意图,不但派人抓了岳托,更是在代善稍有微词之后,立刻夸大其词,要求严惩代善。
但是,黄台吉并没有籼到,多尔衮正利用皇帝的信任,逐渐削弱昔日曾打击他与母亲之人的势力,等待时机,觑觎权柄。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崇德八年,黄台吉暴毙于盛京。由于他的突然死去,未对身后之事作任何安排,所以王公大臣在哀痛背后,正迅速酝酿一场ji烈的皇位争夺战。
这时候,代善的两红旗势力已经遭到削弱,他本人年过huā甲,早已不问朝政。两红旗老的老,小的小,已丧失竞争优势。但以代善的资历、两个红旗的实力,其态度所向却能左右事态的发展。
皇太极生前集权的种种努力和满族社会日益的封建化,自然也使皇太极长子豪格参加到竞争中来。从利害关系而论,两黄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继位,以继续保持两旗的优越地位。他们认为,豪格军功多,才能较高,天聪六年已晋升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晋肃亲王,掌户部事,与几位叔辈平起平坐。皇太极在世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势力,但同时又保持着一定实力,又把正蓝旗夺到自己手中,合三旗的实力远远强于其他旗。因此,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然要拥戴豪格继位。另一个竞争者便是多尔衮。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说,身后两白旗和勇猛善战的两个兄弟则是坚强的后盾,而且,正红旗、正蓝旗和正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还有一个人也不容忽视,他就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虽然他不大可能参与竞争,但他的向背却对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响,无论他倾向哪一方,都会使力量的天平发生倾斜。
平心而论,皇太极遗留下的空位,只有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