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而全部采用了纸币。运输过程中漂没?没关系,开动印刷机,再印制一批好了。
当然,印刷纸币是在有计划的前提下,根据贵重金属的存储量进行发行。也就是常说的金本位、银本位……以及粮本位。有别于现代的与生产力挂钩。
实行贵重金属本位,可以有效地避免通胀。澳洲现阶段根本无力推行非贵重金属本位的纸币,那实在太过复杂了。
发行量不足会制约经济发展,发的多了会导致通胀;而且非贵重金属本位的纸币,还会导致另一个问题:汇率。
可以预见的是,澳洲将会成为整个世界的风向标。澳洲流行什么,最迟两三年,文明世界就会流行什么。这代表着一旦澳洲实行非贵重金属货币,世界各国也会实行该货币。然后繁琐的、浮动的汇率,除了会消耗掉大量的人工,还会催生无数的金融巨鳄。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包括申晨与荆华在内的会计师、银行家们,到现在也没有定论,究竟实行哪种货币政策好。但可以肯定的是,实行本位制,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首先,澳洲的矿产丰富,不缺金银;其次,澳洲的商品朝着全世界倾销,即便没贵重金属,也会在短时间内从全世界汲取无数的财富。这就为本位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申晨还在东南亚的海域上坐着轮船的时候,荆华主持的商业银行已经试探着开始发行大面额的储备券了。亏着穿越众一手建立起来的信用,澳洲的的人口又少,推行起来还算顺利,没出现什么问题。而南明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南明不缺银子。事实上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一直都是入朝大国。小农经济体制下,自给自足,需要外购的东西实在有限。欧洲的商品根本就无法撬开中国的国门。反过来,欧洲对中国的特产需求量巨大。
根据半吊子历史学家邵北分析,明朝末期,留在中国的白银总量大约在六万吨……六万吨啊!所以明朝根本就不缺银子。明朝最大的问题是,这些银子都藏在民间,根本就没法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