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傻,那么点薄田值多少银子?家里的祖坟、宗祠又值得多少银子?拿了澳洲佬的补偿,回头买回来好几倍。虽然迁祖坟这事儿有点对不住祖宗,大不了回头置办三牲祭祖,相信祖宗也不希望他们这些后世子孙饿肚子吧?
老实一些的,一mén心思盯着土地。刻下刚刚经历过粮食危机,自耕农破产的不再少数。地价不高也不低,得了银子置办上几倍的田产,也雇些个佃户,从此自己家就是地主老财了。这要是太太平平的,得多少年,几辈子能攒下这么些家业?
热衷功名的,得了银子买好了良田,手里还存了些银子。请了西席先生,一mén心思教导着家里的几个臭小子,这要是将来得了功名,从此以后他们家可就是耕读传家……再过几代兴许就成诗书传家。将来族谱上,自个儿也得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好些个似乎在大明待怕了。澳洲人的确厉害,可以打得满清狼狈逃窜。可问题是也不能总指望着澳洲人不是?这要是将来朝廷跟澳洲人闹翻脸了,人家前脚一撤军,后脚满清大军黑压压的压过来。朝廷就那么一支能打的武毅军,保南京都来不及呢,哪儿有功夫搭理他们这些乡野小民?听说澳洲人是宋朝后裔……据说去澳洲不但不用掏船票钱,到了地方人家澳洲还倒贴,不但分田分地分屋子分工作,还有各种莫名其妙的保险。瞧着澳洲人财大气粗的样子,也不像是骗子,要不……去澳洲试试?
老百姓们各怀心思,可出发点无不是澳洲人的高价所带来的,带来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展望。当然,这其中总有些钉子户。对付这些钉子户,香港的穿越众早就有了成熟的方案。
拆迁款可不是一次xìng给清的,而是先付一部分定金,签署合同,待完全搬走之后,才把尾款给结了。一帮子兴高采烈搬迁完了的老百姓找上了mén,期待着那笔巨款。然后周毅这家伙自导自演了一出苦ròu计,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苦,说因为那些钉子户的缘故,那地方没法动工开发。没法动工开发,自然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