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有一人脱籍,那加起来还是一千多万两银子啊。眼下政令刚刚颁布,尚且没有传遍乡野,待过上一个月万民皆知你再看看,每月上缴的改籍银子少说得百万。如此一来,不消半年,国库充盈,他马士英不论是整顿兵备还是推行改革,都有了十足的底气。
得了好消息的马士英心情舒畅,一时间踌躇满志,就等着银子滚滚而来,之后再大展拳脚,全力施为。
与此同时,大学士王铎的府邸里头人头攒动,一帮子复社人士齐聚一堂,围坐在厅堂之内,群情激奋,你一言我一嘴地对捐纳制度破口大骂。
大学士王铎坐在正位,瞧着底下一帮子年轻得耀眼的政治新星,连连感慨岁月不饶人。他王铎曾经也年轻过,可现在……现在是这般年轻人的天下了。
眼前这般在王铎看来的年轻人,虽然有的出身于东林党,或者其祖辈就是东林党,对东林党有着一定的好感,但却不是东林党。而是除东林党外清流的另一大组织——复社。
从前的时候,东林党势大,小小的复社根本就不入其法眼。可扬州战役之后,一切都变了。不论是签署投名状,还是‘水太冷’的典故,让东林党在舆论当中的声望大损。
马士英那厮还真能忍,生怕一在朝廷里下子除去一百多个东林党人会引起巨变,所以当堂烧了那份投名状,从而换得了史可法等人的拥戴。经此一役,东林党一分为二。一部分人恪守着反对党的本分,依旧跟王铎站在一个阵营。剩下的干脆随了史可法,投身到了马士英身边。
此消彼长之下,马士英业已完全控制了朝廷。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里,马士英整肃完朝政,终于转过头来按图索骥,开始动刀子了。
或者找个小错直接贬斥,或者来个明升暗降,几个月的功夫,朝堂里的东林党为之一空。老王铎回首四顾,眼泪差点没下来,貌似除了他自己,连一个党羽都没剩下。这马士英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与此同时,马士英挂着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的牌匾,让复社的力量迅速在朝堂上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