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澳洲利益。
等等……似乎有些不对。尽管这些年来,澳洲只是施加着影响,并没有用强硬的态度对大明指手画脚。但马士英是个聪明人,怎么会犯这种错误。马士英一定有别的什么算计……
郑家在北安南,马士英在南京,一南一北……马士英直接征伐各地督抚,存在着巨大的难题。距离太远,补给线过长,澳洲不希望在灭清之前发生内战。如果是……
“这是兵部三日前做出的计划书。”陈御的话打断了邵北的思索。
瞧着变戏法一般出现在面前的文书,邵北诧异着仔细翻阅起来。草草地看过了一遍,哪怕是邵北这个外行都在哀叹,做出这份计划的一定是一个白痴!
大明的兵部居然要抽调各省兵马,在年内组成北伐军,秋后北伐。包括半数武毅军,全部的广武军,以及各地督抚偷偷momo用澳洲火器武装起来的民团。总数超过十万人。且不说这十万人能在什么时间集合,单单说大明的财政,可能支撑得起一支十万火器部队的长期作战么?
江北地处平原,于步兵作战极为不利,那简直就是骑兵的天堂。甚至满清都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不停地后退,就会活生生将这支大军拖死。
马士英虽然没有那么英明神武,但也绝对不是个白痴,怎么可能会同意这份计划?等等……如果联系起之前的种种……嘶,釜底抽薪啊!
这么一来,岂不是将各地的军力全都调到前线去了?到时候马士英只需要联合郑家……不,甚至都不用郑家出动军队,只需要将分批潜入安南的武毅军集合起来,大摇大摆的北上,就可以兵不血刃地将所有的地方大权重新收回中央。
马士英根本就不在乎北伐的结果,他想的只是肃清自家的后院。甚至这些各地军队的命运早就注定了,收编!
失去了各地督抚支持,占据着朝廷大义。马士英可以轻易地将大明最精锐的力量整合进武毅军系统。
“釜底抽薪?”说出这四个字之后,邵北豁然开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