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正常消耗量水平。而后消耗多少,便卖给南明多少。
不论历任的兵部、户部大臣如何与之磋商,弹药水平始终保持在这般。既不多,也不少。这点弹药,足够南明应对突发事件。当然,上海的军械所里存着不少存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澳洲人可以用轮船迅速将弹药运抵南京。
如此,便如同澳洲人的大手始终遏着南明的脖子一般。一旦不听话,南明就得发生弹药危机。
此前虽然给澳洲大使王飞沟通过,跟史文博沟通过,业已达成了澳洲各银行代理发行南明战争债券。关于北伐之事,已经通过气。可现在马士英依旧得硬着头皮,低声下气地去哀求,恳求澳洲人高抬贵手,多放一些弹药。
八月初,马士英与王飞会面的详细细则放在了国会的听证会上。
出售大批军械、弹药?这没问题。问题是马士英得寸进尺,想要再次雇佣澳洲军充当打手。马士英甚至策划了一次迂回大登陆。明军全线出击,将满清大军吸引出来。澳洲军趁着背后空虚,在大沽口登陆,直捣黄龙。
理所应当地,国会爆发了争吵。
“为了那么点军费,牺牲我们的士兵,去帮人家复国……我想不出这对澳洲有什么好处。”
“好处?好处就是可以立刻灭了该死的满清。”
“问题是南明没有做好准备,我们同样没有做好准备。按照陆战队去年的说辞,杰瑞至少需要三个师,以及几万人的民夫,才有可能深入内陆,去攻击北京。”
“陆战队都是胆小鬼!你随便问一个陆军军官,他们肯定告诉你只需要一个师。”
争吵了整整一天,毫无结果。唯一肯定的是,国会同意了扩大军火外销提案。至于出不出兵……这是一个矛盾。逐渐淡薄的民族情感,越来越强的利益诱导。加上澳洲不到八十万的人口,算上海陆军却有着七万多士兵。这些军队散在各地,澳洲、海外领、日本、南明、中南半岛、吕宋。
煎熬之中,六天之后,陆军中将傅白尘突然出现在了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