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在之前的战斗之中,它已经损耗了太多的能量,这一击,成为了它致命的一击。
恒星爆炸,这艘飞船也被摧毁。可是战斗并没有结束。在占据优势的萧宇一方的攻击之下,虚拟生命一方的飞船拼命逃窜,并最终消失在了无边的太空之中。而萧宇的这些飞船,则转换了方向,继续向下一个被探明的运送恒星的航道航行而去……
这种互相拦截的动作是相互的,不仅萧宇在拦截虚拟生命文明的恒星,虚拟生命也在拦截萧宇运送的恒星。这种规模的战斗,虽然小,可是残忍程度却比大规模的战争更胜一筹。双方为了拦截对方运送的恒星,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也带来了极高的成功率——双方在拦截敌方的恒星战斗之中,都拥有极高的成功率。毕竟,一颗恒星太大了,要靠几千艘或者更少的飞船就将它防护起来,实在是太过为难了一点。
平均算下来,每成功运送一颗恒星,就至少有一百三十倍于这个数字的恒星被摧毁在了路途之中。此刻,虚拟生命文明已经聚集了大概五十颗恒星开始建立基地,这就意味着,在太空之中,因为萧宇的拦截而被摧毁的恒星数量,已经超过了六千颗。
萧宇一方要好一点,可是平均每成功运送一颗恒星,仍旧要付出一百颗恒星被摧毁的代价。萧宇已经收集了大概三十颗恒星,这也意味着,大概有三千颗恒星被摧毁在了路途之中。
算上总数的话,仅仅在战争的初期阶段,就已经有超过一万颗恒星被毁在了两大文明手中。而且,这个数字注定还要在未来有极大的增长。
时间,就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一点一点的流逝。整个马菲一河系的直径才六万光年而已,从这一头到那一头,以萧宇的航速都消耗不了四十年的时间,更何况萧宇现在处在河系的正中央。从这里,到达河系最远的边界,连二十年的时间都用不了。
而现在,从萧宇确定要执行摧毁河系的计划之后,已经过去了足足一百多年的时间。战局仍旧没有太大的改变,双方仍旧在僵持,仍旧在使用一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