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老对易阳这方面超乎一般人的能力是有所听闻的,上次易阳就在“古宝斋”给一位老板鉴定出了一对“明仿”的瓷器,大大地露了一手,而这一幕白文超等人是亲眼所见的。
“慕老,我和你的看法是一样的,现在我试着来找出证据。”易阳一脸谦逊之色地对慕老点头说道。
“你一定能行的!”慕老以一种充满鼓舞的语气说道。
“我先好好看看。”易阳不慌不忙地说道。
说罢,他俯下头去,再次对着那两只大瓶细致入微地看了起来。
眼见此一幕情形,肖师傅等一些仍然不相信易阳看法的人脸上隐隐露出了一抹鄙夷之色,心想你再看也不看出丝毫端倪来。
别的师傅都已经看过不止一遍的东西还会有什么遗漏,那是在鸡蛋里挑骨头了,是不可能找出所谓的“证据”来的了。
“哪里有问题?”
等到易阳抬起头来时,付先生急急地问道。
此时他已经离席,走了过来。
易阳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道:“我相信各位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这两件瓷器从外观上看来毫无挑剔,仿造得惟妙惟肖,所以我也没办法从瓷器的特点方面入手,给大家解释。”
“那你刚才还振振有词地说有十足的证据!”易阳话似乎还没说完,肖师傅就冷笑了起来,质疑道。
他发出质问后,台上台下一阵喧闹,有不少人随声附和。
易阳却坚定地说道:“我不能从瓷器特征方面做鉴定,这可并不代表拿不出证据来。大家各位比我更清楚,‘明仿’不是一般的仿品,它是高仿中的高仿,足以以假乱真,做出来的瓷器别说是一般鉴定师了,就是瓷器制造者也未必能认出来,鉴于此,做‘明仿’的人会在瓷器上留下暗记,给别人也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免得真正地弄乱了。其实刚才慕师傅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凡‘明仿’,上面都会留下记号,这叫做‘缺’或者‘漏’。”
“可慕师傅说的是要把瓷器打碎才能从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