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喂!」
不理会一夏的反对,遥夜随即开始进行第二世代IS的讲解……。
(一)〈汉翔〉
开发单位:中国制第二世代军用量产型IS。
开发方向:全领域作战泛用型。
解说:在九年前的「白骑士事件」之後,随着美国主导的「阿拉斯加条约」的签订,作为国联的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也优先分配到了大量的IS核心保管权,以及由筱ノ之束所公开的第一世代IS的第一手开发资料。这项利益分配,也让中国对IS的相关研究起步早於大部分的国家,靠着军部的大力推动与国家机器的全力运转,使中国成了与美国分庭抗礼的顶尖IS研发国之一。
除去部分列入机密记载的先行试作机种,首款中国制IS〈汉翔〉在「白骑士事件」的一年後问世。也因为先前筱ノ之束在IS公布的同时亦同步公开武装量子化收纳的相关技术,所以〈汉翔〉在设计开发之初,也早早克服了被质疑的武装载重量过重的问题。也因此这型纯中国制的第二世代IS,让中国军方得以将最擅长的重装炮阵战法成功发挥出来。
机体的主武装方面,除了两肩装甲上固有的两挺可收纳型75口径重榴弹炮外,亦配备了防御性能凌驾於同世代IS的全方位重型装甲,在重装甲防御性能全开的情况下,甚至即使不开能量装甲,也能硬杠战车炮等级的轰炸。而除了固有的防御能力与炮击优势外,〈汉翔〉同时也能换装近战用的重型大刀,这也让〈汉翔〉有足以对应其他同级IS的有效近战能力。
〈汉翔〉的研究成果,在两年後的第一次IS世竞中,成功击败了作为优胜後捕的美国而因此大放异彩,而藉着强大的火力与优秀的防御性能,更让〈汉翔〉这款IS在战斗後得到「强击要塞」的誉名。
作为中国首款研发与公布的IS,〈汉翔〉不仅在第一次IS世竞中证明了其优秀而坚实的特性,更因此让中国获得了大量他国的〈汉翔外销型号〉订单,而其贵为IS重甲之王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