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大半是面条。
面条上的帽子有多少肉、多少鸡蛋,就是好不好的标准了。
这一晚面条,在这个时候可是好东西,有些人能吃三四碗,不过有些人家会添,有些人直接就一人一碗。
这些习俗,都是小姑姑和邬奶奶给苏梨说的。
家里养了鸡鸭猪,邬奶奶和小姑姑在家里里里外外总是忙不停,午后太阳最毒的时候,在葡萄架下做一下针线活,就是一天最悠闲的时候了。
邬奶奶和小姑姑一天到晚针线不离手,缝缝补补做鞋,反正一直有做不完的活儿。
邬奶奶老了,视力下降,穿针引线就成了大问题,每次都要叫孙子孙女帮忙。
小唐陌玩了水,沾了床就睡了过去,邬生也去补眠了。
葡萄架下就只剩下邬奶奶、小姑姑、苏梨三人了。
邬奶奶小姑姑纳鞋底,苏梨来到这里看她们每天做针线,手痒痒的也捡了纳鞋垫。
后世鞋垫都是在外面卖的,不过这个时候鞋垫都是自己做的。
这鞋垫可是女孩子手巧的标志,鞋垫也是送礼的首选。
送给长辈送给姐妹还可以送给对象。
是的,鞋垫就是这样的好东西,做定情物也是可以的。
好多姑娘给订了婚的未婚夫或者对象送鞋垫,都是代表一个意思。
苏梨前世没送过人了,可是和她同龄的人,好多都送过。
鞋垫上的花样,根据男女不同,颜色花样也是不一样的。
苏梨手痒痒的捡起来后,才后知后觉发现这鞋垫有点大,貌似是邬生脚的码子。
在邬奶奶和小姑姑了然的鼓励的目光下,苏梨硬着头皮继续。
这没事就和她们做一下针线活,听他们聊聊家里长短,唠唠嗑,苏梨一双鞋垫已经完工了大半,在努力一把就马上彻底完工。
邬生也知道这个,这两天没少来晃悠看进度,就等着苏梨完工。
“越来越熟练了啊。”
小姑姑瞅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