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责的敲了敲自己的额头,刚要去呆福家寻人,杨桓和李持盈已经先一步走进院子,身后还跟着呆福和盖雪银犼,没等进门就开始拜年道贺。
杨桓嘴乖,恭喜发财平安吉祥步步登高大吉大利等拜年话儿说了一大堆,把郑大娘夫妇喜欢得眉开眼笑,又将一串清钱塞给巧娘的儿子买果子吃,这才被不好意思的郑大娘让进屋去。
郑大娘夺过孙子手中的一串钱,好歹要塞还给杨桓:“这些日子受你们的资助已经不少,我们又帮不上你夫妻什么大忙,已经心中不安,怎能再受你们的钱财,更加过意不去了,快些收起来,否则我是要怪的。”
杨桓无法,只好朝李持盈使了个眼色。李持盈于是抱住郑大娘的胳膊撒娇撒痴,好说歹说,郑大娘才收起那串钱,便张罗着让女儿去厨下端酒端菜,又和老头子亲自让杨桓等人上座安席。
杨桓肚子早已饿的咕咕叫,见桌上摆放着一碗汆肉,便伸手拈起一片,悄悄送入口中。李持盈背着人打了杨桓手背一下,嗔怪道:“悄悄的,别让人看到怪你不识礼数,而且你还没盥手呢。”
杨桓气哼哼道:“盥手,盥手,整天就知道让我盥手,说洗手不就完了吗,非得摆出老夫子的架势硬装大尾巴狼,你要是不总装出一副老学究的样子,我还可以放下蓝翔高材生的架子,勉强和你做朋友……”
杨桓拉着呆福去后屋洗了手回来,酒菜已经摆满了桌子。村野人家没什么精致的食物,年节时只不过是森森的鱼肉,好在七里铺村紧邻海边,新年的菜色还有些茱萸瑶柱、清蒸星鳗、蒜烧海参、老醋蜇头,并两碗海鲜杂烩一起,再加上自家酿的米酒,酒菜也算丰盛。
郑大娘的女婿在外面放过爆竹,带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杨桓以为可以开席了,正想抄起眼前的竹筷奋勇争先,巧娘却端着一个木质托盘过来,将托盘中的食物先呈到杨桓面前。
李持盈见杨桓手足无措的样子,便知杨桓不懂得其中规矩,于是笑着拿起一杯大黄、桔梗、花椒等物泡制的“屠苏酒”,送至杨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