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声音在雨中传荡。院门打了开来,官威如同潮水一般涌出。两名童男、两名童女,穿着雨衣,提着能够避雨的气死风灯从院内走出,其中一个小女孩不停的打着喷嚏。
四名孩童分作两边,各自领着一对进入考场,门内有人一个个的查验他们的文碟、检查他们的随身之物,然后就是按着惯例的,在孔圣人像前鞠躬拜圣。
考场之内,铜州太守、朝廷派下来的翰林、考监坐在案后。
秀才们上前,在三位大人面前,一个个领了各自的牌号,被带进各自的考棚。
考棚同样是被锁死的,但是比起府试时,每一间都要宽敞与干净许多,火炉也早已为考生点好。毕竟,秀才与童生不同,每一个都是有功名的,这也算是一种优待。
宁江并没有急于去看卷子,而是先在火炉边暖了一下手。
炉子并不大,内中燃着的是木炭,散出的热量,也就只能勉勉强强暖和一下手,根本暖不到身子。
让手稍为热乎了一下后,他绕着方桌跑了两圈,然后正坐在地上,拿起挂在桌边的布袋,倒出内中卷成筒状的宣纸,解开红绳,慢慢的打了开来。
纸卷中,一共列了五道题目,当然,因为这一场考的就是经学,所以,五题全都与四书五经有关。他先看向第一题,见上面用小楷写着“季梁谏追楚师”,要求对此进行论述。
宁江点了点头,这是《左传》里的名篇,这种经论,只要是真正下过苦功的人,都能够答得完美,会被这一题刷下去的,那就真的是平日不用功了。
他继续往下看去,只是,脑海中忽的想到什么,怔了一怔后,目光再次上挑,看向那“季梁谏追楚师”六字。
他就这般盯了半响,忽的长长的叹一口气,放下卷子,盘膝而坐,闭上眼睛。
金魄慢慢的离体,飘然而出。
重生到现在也已经快有一年,此刻的他,金魄已是更为坚韧,离下一步“火魂”仅有半步之遥。他让自己的金魄穿墙而过,经过了几间考棚,然后,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