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翰林请说!”
其他人也都在四面八方,看着少年,心中想着:“他到底想说什么?”
在他们的注视下,少年抬起头来,缓缓道:“事情要从两个月前,小生离开京城时说起。那个时候,我本是在翰林院中,代圣上管理六曹章奏,但却因为一件心伤之事,无心政务,自觉愧对朝廷俸禄,于是连着三次向圣上请辞,终于获得圣上恩准,离京还乡。”
此事众人虽然都已知晓,但现在听他亲口提及,俱是不免在心中叹息。题金榜,点翰林,上代天子拟诏,下管六曹章奏,这是何等荣耀之事,这少年却是说放弃就放弃,实在是一个世所罕见的痴情种。
要知道,翰林又称“内相”,对于所有读书人来说,这可是莫大的机遇。
如果是那些读书人,或许会在心中暗笑着少年脑袋秀逗掉了,居然会做出这种傻事,但是对于他们这种江湖中人来说,他们最敬重的就是这种情深义重的男儿汉,此时此刻,对这少年不但没有半点嘲笑,反而多了许多敬意。
少年继续道:“就在我离开京城的路上,却有一人找上了我,那人年纪比我大上一些,看上去却是一副体弱多病、风吹即倒的样子,却原来,此人就是江湖传说中鲤龙见首不见尾的病公子。”
听到这里,群雄精神一振。
对于这位病公子,绝大多数人也只是风闻,然而江湖好汉,最为看重的就是声名,如今的江湖上,这位病公子声名雀起,名动天下,单是“江湖救急”与“仗义疏财”八字,就已经让江湖上不知多少豪杰,恨不得与之相交。而现在,儒道最杰出的少年,与江湖上名头最响亮的男儿的一次见面,自是引得人人侧耳倾听,想要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少年道:“原来,那位病公子在得知我离京而去之后,跑来劝我,他说如今的天下,正值多事之秋,他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希望我能够放下心中悲恸,振作起来。我却告诉他,我又何尝不想振作?只是肝肠寸断,心如刀绞,实在是痛不欲生,哪怕仅仅只是留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