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的过程没有细致讲解那些关键的词句呢?感觉像是在囫囵吞枣,根本就是一知半解嘛!这样学生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吗?
就像苏爷爷给苏良讲《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根本没有给苏良解释这句话的意思,但是这句话这《大学》中是很重要的,而且没有真正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对于背诵和解读文章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此时的苏小小呆呆的看着她爷爷,终于作为一个古代文学史的准研究生,她忍不住了,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苏爷爷的面前开口问道:“爷爷,你为什么不给哥哥讲文章里面的解释那些?”苏爷爷看着眼前的小孙女,也很疑惑为什么她会这样问,难道这不是很正常吗,每一个先生都是这样教学生的,自己的老师以前也是这样教自己的。
“小小,你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爷爷给你解答,你前面问的,爷爷也从没有想过,因为爷爷从小也是这样过来的。”苏爷爷和蔼可亲的对苏小小说着。
苏小小听到这话,就知道了,为什么古时候考科举这么难,原来是出在了老师身上,那些能考中的,天赋是占了一大部分了。看来自己有必要给这些古代学子想点高招了。
“爷爷,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刚刚给二哥讲《大学》,我就以《大学》为例,说一下你刚才说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你看看我说的对不对。”苏小小一脸自信的说道,心想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解释,根本难不倒苦读十几年的自己。
苏爷爷笑着点头道:“好好好,那爷爷就洗耳恭听了。”
“爷爷刚刚的那句话,可以总结成一个成语——格物致知,那么该怎么理解这个成语呢?”
苏小小卖了一个关子,又继续说道:“格物致知中的‘格’是研究的意思,‘物’就是事物的意思,‘致知’就是从研究的这个事物中获得一个知识,或者一种智慧。这就叫格物致知。这样解释你们能理解吗?”苏小小看向两人。
苏爷爷在低头思考想着苏小小现在只有岁,就已经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