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目的问世,当真是坎坷无比啊!”王光宇叹到。
王卫用用上了他标志性的语气,低沉说到:“有人说,每一个奇迹的出现,背后都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或许,这是真的,或许,这不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是真的。因为我亲眼见到,这是真的……”
就连已经被毙了节目的董林成也在感叹:“李时珍,可敬,可叹呐!穷极一生,都在想着天下百姓……”
画面中,李时珍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刊印。
他不断的寻找着。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原本的的老者,已经变得迟暮。
宛如风中落叶,随风飘扬。
那佝偻的背影,好像下一秒,就会被风吹散,消散在世间。
但,李时珍依然没有放弃。纵使他知道,本草纲目能够刊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造福神州,他依然苦苦坚持着。
他拜渔人,樵夫,车夫,农民,药工为师。
花费了二十几年写出本草纲目,又花费了几年的时间寻找刊印。
如此执着的精神,令无数人动容。
那一天,李时珍的身影已经是风烛残年。
这一生,他都在为了本草纲目而奋斗。
突然,房门被人推开,李时珍之子李建元兴奋的跑了进来。
他没有敲门,也忘记了敲门,因为这件事实在是太重要了。
“建元啊!何事如此慌忙啊?”
“父亲,父亲!”李建元的表情又是哭,又是笑。
他双手颤抖着把几张写满了文字的纸递到李时珍面前。
“父亲,你看,你看啊!本草纲目,刊印出来了!”
呼——
李时珍猛的站起身,这一刻,他年迈的身体似乎又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他的双手颤抖的不像话,甚至连他的头都跟着一颤一颤的。
他接过儿子递过来的纸张。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