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地狱向右。
那时候又不像现在,已经完全进入了乱世,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所以张昭怂了。
后来,勉为其难当了官,发现.....
真香。
所以,在刘毅看来,至少短时间内,他是指望不上张昭了,不过还好,如果不出意外,张昭起码会在徐州待到190年以后,他还有机会。
而暂时没戏,未来又有希望的,则是王朗。
王朗的拒绝原因出乎刘毅的预料。
因为王朗在回函中说,虽然未曾谋面,但是他对师兄李贺非常钦佩,也听闻过刘府君的名声,但是他要为老师杨赐守孝三年,所以不能应辟,在守孝期满后,若是刘府君还有所需,必不推辞。
刘毅当场就沉默了。
他也是看了回复后才知道,王朗居然还是杨赐的弟子。
而且看样子,还是李贺后几届的师弟。
有张昭的先例在前,所以刘毅心里很清楚,所谓的听说过刘府君的名声,估计也就是客气话,虽然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但是绝对不会是主要原因。
刘毅知道,王朗之所以会这么痛快的答应,不是因为他有多牛批......当然,虽然也很牛批,但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杨赐和李贺的遗泽。
在暗暗感慨的同时,刘毅也深切的感受到了那些老牌世家会有多深的底蕴。
对于王朗,现在急也急不来,只能静待三年后其守孝期满,再行辟召。
而陈登的回复,刘毅是最感觉有戏,也是最感觉蹊跷的,也是他要向蔡邕请教的问题。
陈登在回信中先是夸了一通刘毅的十八骑七日破四城,表示出了对刘毅的钦佩,然后诉说了不应的理由。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他怕如果应辟,会给刘毅招来祸患。
但是具体为什么会给刘毅招来祸患,陈登却没有明言,而是用的“因为那件事”。
刘毅当时就看的懵了。
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