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以及极少数的破格紧急提拔之外,其他的功劳都会等到战事结束才会兑现。
不止是赏。
就连罚,除了大过,都会等到打完仗再说。
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而且像刘毅这样半天破城的终究是少数,通常一场仗是有个对峙,互相寻觅破绽,再进攻的套路,往往是旷日持久的。
而时间一长,往往就会出现有功有过的情况,若是一有功劳就兑现,很可能会出现一会升职一会降职的升降机选手,这也不利于指挥。
因此,默认的规矩就是在战后功过相抵后再计算赏罚。
所以他们都很清楚,现在只是因为战事正在进行才不能把功劳立即变现,但等到剿灭了徐和,刘府君自然会论功行赏。
甚至,功劳高到会突破千石的,府君还会奏表朝廷。
一想到这,大家就充满了干劲。
毕竟。
愿意出仕的,都是有所求的,不是为名,就是为利,要么就是有某种理想抱负,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官位越高才越有发挥的空间。
这一点,就连“孔圣人”都不例外。
当然了,汉朝不兴个人崇拜,这时候孔子还没封圣,现在孔子的封号只不过是“褒成侯”,食邑也就八百石,孔子封圣,那是北魏时期的事情了,现在的孔家也只不过是个正常的诗书世家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孔融这个孔子十九世孙在一冲动得罪了何进之后,大将军府幕僚会直接提议弄死他,甚至到了后面干脆就被老曹找个由头给做了,就是因为现在孔家还没有“圣神不可侵犯”的光环。
而刘毅手下的一干人等个个都是有所求的,他们其实也算是第一次跟着刘毅打仗,就连看起来云淡风轻的程昱在内其实都在憋足了一口气想要证明自己,所以当遇到这种开门红的时候,都是极为振奋的。
因为一鼓而下虽然没有刘府君的“十八骑七日四城”那么震撼,但是留在史书上好歹也是一笔,并且还会加上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