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更宋 > 第172章 惊闻噩耗

第172章 惊闻噩耗(2 / 4)

,朝廷的局势瞬息万变,为了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这几年他要守在中原。

“多谢姑娘好意,有机会我会去的,如今姑娘已经知道我的身份,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孔明月闻言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敢问郭大人,您这次南下,是否为了我们盐帮?”

郭浩闻言摇了摇头,道:“不是为了你们,不过却和你们有关系。”

“和我们有关?”

郭浩点头:“我受陛下旨意,要去沂州制盐,这件事不是很急,所以顺道游玩一番,没想到遇到了你们。”

“沂州?那里临近海边,郭大人要做的难道是海盐?”

“不错,你们盐帮主要做的是井盐,费时费力成本高,远不如海盐实在。”

“可是海盐同样有毒,如果不仔细加工,是不能食用的。”

“那是你们没找对方法,如果能找对方法,海盐远比井盐要便宜。”

“大人可有正确的方法?”

“我……”

郭浩差一点就被套路了,前世郭浩吃过几次盐帮菜,那味道确实不错,再加上盐帮一直很神秘,所以郭浩有些兴奋。

“没有,朝廷是让我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我现在还没有成熟的方法。”

郭浩说的很认真,孔明月愣是看不出来他在说谎,从古至今都知道海水是咸的,可一直没人想出好的办法。

古代的海盐、湖盐、井盐,大体都是取卤做原料,或柴火煎熬,或风吹日晒,水分蒸发后便能得到盐。

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全出于煎炼,海盐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

海盐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元、明、清各代更替,并无明显差异。

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盐民才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结束了煎盐的历史。

煎盐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从北宋开始,海盐出现晒法,由于技术的原因,效果并不太好,所以煎盐仍多于晒盐。

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

最新小说: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三国之董卓之婿 穿越做暴君 穿越战国成白起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大唐昏君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一手医,一手杀,王妃誓要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