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宰相人员。
除此之外郭浩还巡视了汴梁中的商户,各个衙门,慰问了军营里的将士,探访了民间的民情。
此时的大宋,可谓是蒸蒸日上,一副盛世景象,郭浩很是欣慰,很有成就感。
军事学院放假,郭浩叫来两个儿子,这一年他们与学员们相处的不错,如今已经没什么架子。
“尧儿,舜儿,过完年你们正式加入内阁,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讨,虽然你们可以发表意见,但还是要多听大臣们的建议。”
“多谢父皇!”
兄弟二人很高兴,此时暂时放下了暗斗,因为他们看出来了,郭浩不是那种不放权的人,只是需要他们有能力。
所以兄弟二人的由暗斗改为明争,谁表现好,更能得到认可,谁就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对于这个现象,郭浩没有制止,毕竟良性竞争有利于成长,如果两个儿子都有本事,大不了开拓一下海外。
不过郭浩现在没有那个心思,大宋现在还没有那个实力,其他人都不明白,认为大宋的国力已经是世界之最。
只有郭浩清楚,现在的大宋底蕴还不够,如果冒然扩张,很可能造成内部动乱,元帝国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经过十年的发展,大宋的人口多了一些,可是还远远不够,和后世动辄十亿起步的大国比,现在的大宋还是个婴儿。
鼓励生育是国策之一,可人口多了也要考虑吃饭问题,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现在却没有袁院士那样的角色。
所以郭浩看似豪迈,却不敢八步子迈的太大,看似野心勃勃,很多事情都再三考虑。
随着各项政策越来越成熟,衣食住行都得到解决,盛世的景象已经浮现,可郭浩还在负重前行。
所以他培养两个儿子,不是让他们继承皇位,而是分担他的压力,皇帝虽然是孤独的,可也要学会利用一切资源。
太平四年,正月。
新婚燕尔地耶律贤和萧绰,前往潢河游玩,自从耶律贤继位后,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