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损失,也不去采茶种茶了,这样的事发生多了,土族部落都不安分起来。
对于大理国的情况,郭浩始终在监视,他这种经济制裁,只会得到两个结果。
要么反抗,要么隐藏。
如果大理选择反抗,很有可能是百姓自发的,因为制裁不影响皇族的地位,他们只需要等。
只要郭浩不出兵,大理国就不会灭亡,郭浩总有死的那一天,到时候的新皇帝,不一定会记得他们。
但是执政者选择隐藏,百姓们却隐藏不了,他们需要吃饭,需要生活,这种抱怨只能越积越深,最终爆发出来。
所以到最后,首当其冲的是大理皇族,就算有人怨恨大宋,郭浩也有的是理由和办法,来安抚百姓们。
只剩下辽国和大理了,郭浩心里十分感慨。
郭浩坐在大殿中,看着眼前的地图,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
龙兴四年,六月,辽国。
“大王,耶律贤如今卧病在床,正是你的大好时机,你身为太祖之孙,这皇位应该是你的才对。”
宋王府,一个男子站在耶律喜隐旁边,在他耳边不停的说着什么,耶律喜隐不断地点头。
耶律喜隐,字完德,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孙,章肃皇帝耶律李胡长子,辽国宗室、官员。
作为辽国的宗室,耶律喜隐始终不甘平凡,应历十年十月初十日,耶律喜隐谋反。
事情败露后,耶律喜隐的堂兄辽穆宗耶律璟临视咨问,得到凭据,供辞牵涉到其父耶律李胡,致使耶律李胡下狱而死。
但辽穆宗却没有治耶律喜隐的罪,于应历十一年二月初二日,赦免耶律喜隐,并亲自给他解除绳缚。
不久,耶律喜隐再度谋反,投入狱中。
应历十九年,辽穆宗遇刺身亡,辽景宗耶律贤即位,大赦天下。
耶律喜隐听说有赦令,便自己解除镣铐上朝。
辽景宗发怒说:“你是罪人,怎么竟敢擅自离开囚禁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