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州总管是秦王嫡系大将李孟尝,岐州总管常达、泾州刺史钱九陇都是李渊的嫡系。
而宁州刺史韦云起在仁智宫事变后也算是李渊的嫡系,在立场上隐隐靠向秦王,也靠向李善……前几日朱氏寿诞,韦云起的妻子出身弘农杨氏虽然没有来贺,但请其堂妹应国公夫人杨氏带了礼单过来。
只要李孟尝能守得住,罗艺的天节军就没办法南下去京兆府,总不能南下绕道汉中再走金牛道北上京兆吧?
“至于灵州道……”凌敬的视线落在地图上的灵州,“张三郎坐拥数万精锐,只要不溃败……”
显然,凌敬对张仲坚不太信任,老头儿苦笑道:“如果是定方就放心了。”
李善翻了个白眼,“定方兄还想去代州呢。”
在如今的局势下,只要张仲坚没有回京,苏定方就很难出任方面之将,两人一同领军,可能要等到他日出塞与突厥决战的时候了。
至于张仲坚能不能扛得住,李善心里也没什么底,但也只能信任这位风尘三侠之首了,不管是他还是李渊、李世民心里都清楚,临阵换帅,情况只会更糟。
而且朝中也挑不出合适的人选,李怀仁、苏定方不能用,李道玄、李道宗去了河东,柴绍执掌宫禁是李渊的护身符,功成名就登上了凌烟阁的窦轨、李孝恭也不可能,总不能让李世民亲自统兵吧?
凌敬想起前几日与李世民、李善在闲聊时候说起相关的事,天策府内的将领多为英杰,但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其实不算多,挑来挑去也就张士贵、李世绩、张公瑾几人。
李善用调侃的口吻说……这是李世民长期出任唐军主帅直接导致的结果,这种情况可能要等到李世民登基之后才会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比如李善就清晰的记得,后来造反的侯君集在贞观年间就堪称名帅,最著名的一战就是征伐西域,覆灭高昌,不过那也是侯君集一生的转折点。
很长时间后,李善与凌敬终于达成了共同的思路,河东、河北那边太远,延州道那边反正有李靖在,关键点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