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堪称王佐之才,但心思不如房玄龄细腻,也不是长孙无忌那种喜欢算计人心的人……后两人对视了眼,他们俩都隐隐察觉得到秦王和李善之间必定有所关联,而杜如晦却没察觉到。
房玄龄轻咳一声,“刘黑闼猛攻魏州,李怀仁密令张文瓘急行入京拜见殿下,合盘托出,殿下以李楷东去,又令陕东道出兵,才有魏县大捷。”
长孙无忌补充道:“战后相询,当日田留安坚守馆陶,而太子即将出兵,李怀仁并无倾覆之危,而李怀仁密报殿下,显然有所抉择。”
杜如晦微微摇头,“魏玄成曾在东宫数次提及,李怀仁早在十月就断定太子必定出兵,若真的太子平定山东,战后论功……必然招揽,他李怀仁何敢相拒?”
李世民微微笑着,心想杜如晦的想法也没错,无论如何,如今的局面是李善以科举入仕,并在秦王府、东宫之间摇摆不定,与魏征、韦挺、李客师、李道玄这些或东宫,或秦王府的官员关系都处的挺好。
去年还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小棋子,经山东战事后,这枚棋子虽然还是棋子,但分量已经大大不同了。
但李善是不可能投向东宫的,事实上,李善和凌敬合为一体……李世民和凌敬曾经就这件事商谈过,从凌敬影影绰绰的话语中听出了意思。
若是李善径直投入秦王府或天策府,他日事泄,河东裴氏示好,李善是怕到那时候,自己将李善丢出去做牺牲品……这等事,我如何会做?
闲聊了一阵后,三人告辞离去,李世民正要回后院,却见杜如晦去而复返。
“克明?”
“殿下。”杜如晦拜倒在地。
李世民大为惊讶,亲手挽起,“克明何以行如此大礼?”
上一次,杜如晦如此行礼,还是两年多前的洛阳大战后,为其叔父杜淹求情。
而这次,也是因为杜淹。
杜如晦用委婉的口吻将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李世民沉默片刻后低声道:“兵曹参军一事……”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