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好……还好是自己人!
“好吧,不过赚钱,不对,填充国库这种事情,国师的名号恐怕效果不大吧。”
云辞沉吟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如果该要的好处自然是不能少。
最终还是逃不开朝堂上的是是非非,所以一个好的开局还是十分重要的。
“云辞听旨,朕加封你为户部右侍郎,特给你便宜行事之权,钦此。”女帝看向站立在旁边的谢婉儿,“婉儿,你去草拟圣旨吧。”
“臣遵旨,谢陛下!”
传说中的便宜行事啊,这绝对是一个中饱私……为国为民的大好时机。
忠义仁爱云辞君,甭管心里是怎么想的,表面上绝对要与罪恶划清界限!
明朝已经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了,云辞想到了明末大商人和他们扶植的朝廷上的各个党派,那段充满着鲜血的明末亡国历史,虽不曾亲见,但却仿佛历历在目。
所以云辞决定要遵从圣人教诲: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此时的云辞也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封建社会勋贵阶层如此重要了。
无论是朝中重臣还是地方各级官吏,说白了都是给皇帝打工的,一旦无法为正统的儒家忠君爱国的思想所约束,造反罢工换老板,非但毫无压力,简直就是稀松平常。
而那些与国同休的勋贵则不同,可以算得上是股东了,自然本质上是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的。
当然实际操作上,且不论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固有的矛盾,就说各朝各代强大的外戚勋贵把持朝政,上挟天子,下压臣民,就足够令历代皇帝所警惕了。
以至于明朝皇帝都不仅仅满足于这些元老勋贵与朝中大臣之间的对抗,甚至引入了第三方势力:宦官阶层。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女人做了皇帝,像王和之流的大太监依旧能够混得风生水起了。
毕竟三足鼎立,可以形成一个更为稳固的权力体系。
只是由于东汉末年十常侍等宦官干政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