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云书院”。
这是牌坊上所写的东西,李辟尘注视着那四个字,此时下了龙马,迈步走了进去。
而在此刻,大雾悄然漫来,将归云书院四个字从牌坊上抹去了。
..........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
“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
“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
睁开双眼,李辟尘听见耳边的读书声。
一位年纪约莫不惑之年的先生站在前方,而自己身着白衣士子裳,跪坐于竹,四面身周,俱都是与自己一样装束的少年人。
手中捧着竹简,上面书写着古时圣贤的话语。
但有不同的地方,那则是.....每一位士子的身前,都放着一柄剑。
包括那位先生所在地方,同样有一柄剑。
“《真应册》之中,对于君子处世与君子之道,圣贤是怎么说的?”
先生的问题向着士子们抛出来,同时,那双眼睛看向李辟尘。
“涉,你来回答。”
他在询问,李辟尘看着他,随后捧起了竹简。
那上面的一切都映入眼帘。
“回先生,圣人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李辟尘....或者说,应该是“涉”,如此的回应那位先生。
“很好。”
先生捧起了竹册,而对所有士子道:“念诵真应篇,你们都要记住,君子处世,君子之道,遵循圣贤之道理,一为道,二为忠,三为信,四为义,五为孝,此为重中之重。”
“先生,敢问如何说忠?”
有士子出声,恭敬询问,先生开口:“忠,是忠于何事?忠诚于君王,还是忠诚于国家?亦或是忠诚于自己?”
“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