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袭击。
这里算是目前世界上战况最不乐观的一片战区了,但是不管这些国家最终能否在威尔人的压力下集结起援军赶往世界屋脊,他们此时正在进行的战斗,也等同于是在拖延威尔人的一部分战力,所以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只不过这片距离核心区域较为接近的区域短时间内恐怕是无法为华夏方面军提供任何援助了,甚至于比较尴尬的是,东南亚一些弱小的岛国根本无力对抗威尔人的强势横扫,像中方提出了救援求助……
再最后就是太平洋上莱特勒将军的战场了。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做老兵不死。
老兵不死,而且也不凋零。
从战局的掌控,到整体军队的推进,莱特勒所做的调遣一丝不苟,他让战场的局势按照自己的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威尔人在太平洋战线上的阻击没有算非常强烈,它们本就没有打算在这里彻底抹杀南美北美两大洲组织起来的援军,威尔人的目的仅仅是拖延时间,威尔人各个方面的阻击部队,遵循这一个规律,那就是距离核心战场越近的地方,军队规模就越庞大,军队内部的威尔人等级也越高,所以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部署,虽然看起来笼罩范围很广,但是却远远比不上西伯利亚平原上的阻击军队或者东欧的阻击军队。
这一次的大战,两美洲和战场的瓜葛并不大,威尔人所需要做的就是让这支太平洋阻击军队先拖住莱特勒的部队,然后等后续在两洲的袭击军队重新集结起来,和阻击部队形成前后夹击的姿势,这样就有机会一口气吃掉莱特勒,把这支从美洲支援向亚洲的雄鹰咬死在太平洋上空。
但是威尔人显然低估了莱特勒玩命的决心。
从他穿上军服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活着回美洲,这场战就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战,老将军又怎么能够容许自己的最终一战是以失败告终的呢?
要死,也是死在核心战场上。
……
此时太平洋上空已经弥漫着浓厚的硝烟,几乎盖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