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神殿等等遗址,几乎都是仰赖了这种古老的水泥,作为支撑建筑和外在塑形的粘合剂。往往历经千百年而始终不朽依稀。
所以有句话说得好:维苏威火山毁灭了一座庞贝城,却造就了千千万万的罗马城市。但是这种火山灰水泥,因为不好运输和保存的缘故,多仅限于意大利附近地区,再远一些距离就没法保证供应。
当然了,在这个时代的洛泽尔行省境内,就有名为多姆山地的火山灰边缘地带;因此采集和挖掘还是相当的方便,当地人更多是将其作为肥田和种植花卉的基壤来使用,在当地形成一个独特产业。
因此,在芒德城的时候,江畋就下令让人用这些火山灰,尝试调制成了一片片大型的片板预制件;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当做野战立营的防御工事。作为内在支撑构架的,则是焦油浸渍过的竹木条。
没错,赛里斯人抵达并且活跃在地中海之后,也带来诸多东方帝国的物种,其中就包括了快生易长的竹子;在丘陵遍布的普罗斯旺地区生长的很好,甚至几乎取代传统树木而成为穷人窝棚的建材。
因此,相应水泥预制板的厚度也不用太大,大概十五公分就够用了。因为在这个时空,除了少数特别定制的攻城大炮之外,几乎已没有什么箭失火铳,能够打穿和破坏掉,这种程度的水泥预制板。
因此,当这一道水泥预制板和尖头栅墙,沿着壕沟初步铺设和放置的复合防线完成之后;又有士兵上前在栅墙和预制板的间隙中,填满泥土并且用木槌夯实;这样就算大炮轰击也不是没有抵抗力。
紧接着,他们又用这些栅墙和预制板上,预留出来的嵌合处;用绳索进一步的捆绑扎实;以防被冲到墙下的敌人掀翻或是拉倒的可能性。最后又在夯实的墙头上,再度固定上包着铁皮的木质挡板。
与此同时,其他士兵也在两侧的乱石堆中建造起简陋箭塔和哨台。就在这道临时的墙垒防线,初步完成的半天之后;在越发昏黄的天色下,远处大路尽头开阔处,也迎来一支蜿蜒而行的漫长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