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婉瑜淡淡道。
她是真正具有大家闺秀气质的女子。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令人觉得彬彬有礼,腹有诗书。
“沐姐姐,您在京城待了这么久,是不是早已见惯了不少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一幕?”有人好奇问道。
沐婉瑜嘴角微翘,温婉动人道:“诗词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大魏朝积病已久,需要的不是诗人,而是能人。”
她在京城见过大世面。
出口自然与杭州城里的小家碧玉们不同。
“不愧是沐姐姐,这在京城待久了,就是不一样。”
...
孟川环视众人,沉声道:“在下不会作诗,是因为写诗只能陶冶情操,但是救不了国。
诸位都知道在下经历了千里之战,但是从山东道兖州府,到江南道苏州府,这之间的距离,又何止千里?
在下一路走来,所见之处,均是无处掩埋的遗骸,路边要饭的乞丐,甚至还有卖身葬父的小姑娘,以及豪门大院前,已经瘦得不成人样的老人家。
见过了那世间疾苦,在让我去做诗词歌赋歌颂太平,请恕在下实在做不到。
经义文章,或可成为治国理政之大纲总要,但是诗词歌赋,又岂能救国?
又岂能救助那些餐风露宿,连顿饱饭都吃不起的平民百姓?”
众人陷入惊讶。
姜天涯拉了拉孟川的衣角。
他深呼吸一口气,郑重作揖道:“请诸君恕罪,既然有些话,已经说了,那么在下,倒是想说个痛快。
我在苏州城里,认识了一位柳阿婆,她双眼不明,腿脚不便,每天只吃一顿饭,家里只剩几个铜板,她的丈夫、孩子,均已离世,只剩自己孤零零的在这个世上活着。
她苦吗?我看不苦。因为在整个大魏朝,比柳阿婆更苦的人,大有人在!
她一天还能吃上一顿饱饭,可是很多人,连吃顿饭的机会都没有,便就活活饿死在大街、荒野之中,就连尸骨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