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冯·鲁登道夫中校迈着军人的从容步伐走进教室。
“起立!”所有学员都站起身。
讲台上的鲁登道夫中校三十来岁,有着这个年龄德国人特有的细杆身材,目光锐利,两撇胡子整整齐齐。他用沉稳的声音命道:“坐下!”
陈韶在德国军校短期班的最后一堂课开始了。
中校的课程是动员与训练,对不同来源的新兵如何编制与训练有非常深刻的认知。他思路清晰,语言简洁。在最后一堂课上,中校没有讲新内容,而是对短期班学员们的课程报告做了点评。
用了两个多小时,中校点评完九名德国学员的报告。每一名学员脸上都露出惭愧或者失落的神色,不过大家都在等接下来的点评,那是陈韶的报告。
中校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开口问道:“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么?如果没有,培训班全部课程就结束。”
所有学员都露出失望的神色,陈韶也是。不过中校性格十分严肃,既然他说结束,那就一定不会改变。也就是说,不会点评陈韶的论文。
看到陈韶举手,鲁登道夫中校让陈韶提问,陈韶起身问道:“请问教官,贵国皇帝发表的《**论》会成为贵国战略的根基么?或者说,贵国总参谋部会以这个发言作为战略基点么?”
听着陈韶竟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其他学员们用讶异或者不友善的目光看向陈韶。
鲁登道夫中校没有露出任何讶异,而是简单明快的问道:“学员,战争的目标是什么?”
“获胜。”
中校继续问道:“政治家的目标是什么?”
“利益。”
“《**论》讲的是胜利还是利益?”中校问完,看着若有所思的陈韶。见陈韶没有立刻回答,鲁登道夫中校继续说道:“如果德国与中国之间进行一场战争,两边的参谋部要考虑在何处交战。”
中校边说边拉下黑板上方的卷起的世界地图,拿起教鞭,“我们来看陆军交战的最近路线。”
教鞭在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