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进入小教学楼之前搜集到的情报,对已知的敌人部队编制计算出来的火力配置。
第三张上就是根据敌人火力配置计算出来的各种数据。
就在大家围着观看的时候,马永亮又放了另一张纸到第三张旁边。
必须得说,马永亮做出的演算纸布局真好。所有数据顺序全部对应,最新一张纸上乃是陈韶小组的火力编制。
对照一看,陈韶已经有了想法。他问雷军和张文亮,“你们觉得我们分兵夹击的话,对手会倾全力进攻哪一队?”
“人多的。”雷军答道。
“人少的。”张文亮答道。
陈韶没理会这截然相反的回答,转而问张文亮,“守住炮兵,一个营够么?”
张文亮皱起了眉头,冷静的反问:“你要用炮兵当诱饵?”
“这是以正合。既然对方已经掌握了情报优势,我们就承认对方的优势,在他们的优势下堂堂正正和他们作战。如果炮兵被他们打掉了,我们就完了。所以炮兵不是诱饵,我不是问你么,你觉得多少部队能守住。”
张文亮还没说话,胡大多开口答道:“我亲自指挥,一个营能行。”
陈韶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雷军赶紧说道:“若是我的话,我就不会攻击炮兵所在那队。没有了炮兵,他们全军压上,三个营打我们两个营,优势在他们。”
从陈韶提出分兵的时候,马文亮已经刷刷点点的计算着。此时他抬起头,举起手中的草稿纸,“我算完了,我们分兵之后火力数据。”
说着,又举起了另外一张纸,“这是我计算的他们的火力。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白天过去,傍晚来临。晚上六点左右,最后一场演习结束。看着结果,宋岚中将叹了口气,自己看中的所有学员都落败。最终胜利者是陈韶小组。
刚结束的最后一战,宋岚中将给陈韶很高的评价。看似鲁莽的分兵作战恰恰是最优的纸面选择。
分成两队的陈韶部队中,一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