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部队要走了。现在的48军和你打仗时候的部队完全不一样了。我给你个建议,最好能列一个你认为可用的军官的名单。等你上任的时候,总是能够急用。”
陈韶觉得宋岚上将说的没错。但是陈韶满打满算,从军校毕业才4年,手里有个毛的名单啊。
看陈韶皱眉沉思,宋岚上将叹口气。军中的确有陈韶这样的家伙,给个机会就中用。但陈韶这样的家伙从来都是少数,不然的话也轮不到陈韶毕业四年就成为少将。不管陈韶个人多么出类拔萃,军队这种组织从来不是靠个人支撑起来的。就如宋岚上将,他去保定陆军学院当校长,就是为了有更多选拔人才的机会。只有掌握更多人才,才能走上更高的位置。
这次宋岚上将获得晋升,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陈韶的优异表现。教出陈韶这样的学生,固然是因为保定陆军学院是一所优秀的军校。但校长就没有功劳么?
选择48军接替71军,成为反攻主力。做出这个决定的宋岚中将可是顶着巨大的风险。能临危不乱,固然是大将风范。但是能教书育人,能知人善任的宋岚中将当然有资格晋升为宋岚上将。
所以宋岚上将很想再劝陈韶一次,让陈韶回到71军去。有人帮总是比孤军奋战好得多。48军表现优异,其他部队未必认为是陈韶有着与众不同的资质。更多人相信是48军里面的军官相当出色。
如果中日战争持续打下去,部队还能保持人员。偏偏战争又如此迅速的结束。48军的军长师长们本就不是什么名将,趁此机会要么高升,要么去了有关系的部队。连上头的人都走光了,其他部队自然疯抢48军的军官。现在的48军只怕比陈韶刚去的时候更‘新’。
但宋岚上将还是忍住了。陆军参谋部本就中意陈韶回到48军,更重要的是,宋岚中将觉得还是给陈韶一个机会,让他亲自面对无比麻烦的军队管理。毕竟战争短期内不会爆发,而且以宋岚看,陈韶在48军里面也待不了多久。
送走了陈韶,宋岚上将就接待了另外一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