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斯很认真的与丘吉尔谈起何时公布丘吉尔加入自由党的事宜。
“阁下。再等等。从新闻的角度,拖得越长,越能够吸引读者们对此事的关注。也能够强化对自由党的印象。自由党如果想执政,需要更多的关注。当然了,我也会在报纸上多写文章,增加民众的支持。”
阿斯奎斯觉得面前这30岁的议员很是‘成熟’。所谓增加自由党的声望,其实也是在增加丘吉尔的声望。不过政治这种事情本就是互相拉抬,自由党并非一个单独存在的东西,而是由自由党成员组成的团体。阿斯奎斯就答应了丘吉尔的建议,并且邀请丘吉尔尽快写稿。
离开自由党这边,丘吉尔直奔牛津大学而去。论文化深厚程度,丘吉尔觉得牛津比剑桥大学强。虽然对华夏的研究方面,剑桥大学明显更有建树。虽然剑桥大学中国研究在欧洲非常著名,丘吉尔就是希望与牛津大学合作。
议员驾到,牛津大学中文系主任亲自接见。听了丘吉尔的请求之后,中文系主任稍加思索,就给了答案,“阁下。您所说的是哪一篇《六国论》?苏轼、苏洵、苏辙,每个人都写过一篇《六国论》。”
丘吉尔是第一次听说还有这等事。而且系主任所说的那三个人是怎么回事?
系主任看自己提出的解释太专业,索性先放到一边,问起另一个问题,“阁下听说过晋国么?”
“晋国?好像听说过,秦晋之好?”丘吉尔答道。
“对,就是那个国家。晋国可以看成神圣罗马帝国。虽然也可以用查理曼帝国来作比喻,却还是距离太远。晋国六卿做乱,最后三家分晋。神圣罗马帝国覆灭后,分裂成了普鲁士、奥匈帝国。其实也能看做三家分晋。”
丘吉尔虽然性子很急,面对教授的时候也耐心听着。毕竟这件事与丘吉尔自身利益相关,不得不虚心请教。
基本搞清楚了战国七雄的大概关系之后,丘吉尔第一次准确的理解到,战国七雄只是华夏战国时代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当时不仅理论上的天下共主周国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