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技术。绝不会影响海军作战。即便只有现在拿到手的装备,臣也可以确定,打起来,我军必胜。”
李长远就喜欢邓世杰这样的气概。仗是打赢的,战舰也好,技术设备也罢,都是为打仗服务的。如果投入战争的军队没有自己争胜的决心,而是认为胜利都靠装备,那就不可能发挥出装备该有的实力。
之后海军的方伯谦向李长远介绍了此次大规模海试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新技术的设想。李长远听完之后却没说什么,只是让海军放手去做。
回到宫里,鸿胪寺送上来消息,英国再次派遣了代表前来,“陛下,英国即将大选。这次派来的人事先透漏,不管结果如何,大概都会是最后的谈判。”
“他们吓唬谁呢?”李长远笑道。见过海军的现状,李长远性情格外的好。尤其是最近从朝鲜战区传来的消息,陈韶这家伙总算是搞明白了如何与文官们折冲。说白了,就是陈韶牢牢把握住让事情搞不成的能力。
虽然李长远一点都不喜欢这样的方法,然而朝廷这么庞大的体系,没有制度可不行。一旦有了制度,就必然出现李长远十分痛恨的营运手段。既然我干不成事,那么我也得拥有让事情干不成的能力。
这样的内耗到底是何时产生的,李长远自己也不好说。不过这样的内耗空转却也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东西,大周1800年后,朝廷普遍就呈现出这样的局面。内部的空转与消耗越来越大,一直搞到1840年,引发了30年内乱。
“算了。”李长远忍不住叹道。
鸿胪寺卿不解的看着李长远,不清楚中英谈判怎么就‘算了’。
李长远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有些走神,思路竟然偏离眼前的现状。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不禁对自己的反应有些讶异。
很快,李长远有些愕然的发现,自己此时的心情竟然和三十年前类似。那时候李长远用雷厉风行性的手段将国内所有掣肘的势力打掉,开创了新政初期蓬勃向上的朝廷风气。
所谓用人不疑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