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很怀疑。毕竟在前线打仗的是陈韶这样的军人,而不是后面的那帮文官。
“不。你绝不要小看人民。人民或许不懂咱们说的话,那只是因为这些内容距离人民太远了。但是人民却不傻,他们懂得痛苦,懂得悲伤。他们会被人骗,却绝不会被人长久骗下去。那时候……哼哼!他们并不懂得先帝为何如此重视教育。”
陈韶不想牵扯这个问题,因为到现在为止,阴暗暴烈的部分已经太多了。
正好此时开饭了,陈韶扶着母亲去了餐厅。一家人吃起了晚饭。
第二天,陈韶就把连夜写出来的稿子交给了总参谋长。总参谋长也不予置评,就继续召开战略研讨会。
关于俄国方面的问题,兵部意见大概有了共识。要么不打,要么就打到底。那种似打非打,各种纠缠,利益有限。
不过这么个结论,就是大家其实都不想打。俄国那么一大片烂地,打下来又如何呢?
至于中亚,也是个令人厌恶的问题。现阶段,大周还没办法通过有效的铁路系统把中亚和大周绑定在一起。既然吞不下,就可以先放着。
对于亚洲的局势分析中,大家跳过了日本这块。陈韶觉得对日完全没有可讨论的内容,大家不说话的理由不好说,陈韶就是觉得没什么好讨论的。
对于欧洲的局势,大家发言就非常有冲劲。
欧洲的战争会怎么爆发,是个很考验想象力的局面。地处同盟国四面包围的塞尔维亚一旦被干掉,就意味着同盟国已经获得了巨大优势。
问题就在于战争会怎么打,尤其是顺序问题。
“法国应该不会先进攻德国吧?”这是一个令总参谋部将官们很难确定的问题。
按照道理,法国主动进攻德国才是一个应该的局面。宋岚上将提出了他的看法,“法国实力不如德国,就应该主动出击,冲击德国。这个目的绝不是击败德国,而是搞乱德国的战前布局,然后从容的撤退,争取到时间。”
包括陈韶在内的一众将官都很赞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