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儿吓得哇地一声哭起来,躲到了周嬷嬷身后。谢世子一掌掀翻饭桌,一脚把周嬷嬷踢开,抓着谢娴儿的衣襟把她拎了起来。骂道,“你这个祸害,你去死。”谢世子大声咆哮着,把大哭不止的谢娴儿甩了出去。
后来,谢娴儿知道是周嬷嬷趴在地下当了她的肉垫,是郡主把昏死的她从几近疯狂的谢世子手里抢了下来。
郡主把谢娴儿交给周嬷嬷,抱着谢世子哭道,“爷,您想打杀谁我都不拦着,但她的命必须留下,她的命和您的福寿是连在一起的。”
谢世子怒道:“休听那妖道胡说八道,这祸害不除,我有何面目存活于世上。”
郡主继续劝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留下她的命,只要您不见她,岂不跟死了一个样?……”
接着,谢二爷、谢三爷也来了,他们把谢世子劝了出去。
谢娴儿的小命是保住了,但她从此就生活了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饭都是由人送到院门口的,当然再没有那可口的肉末鸡蛋羹了。月钱也时不时的被克扣,不知是主持中馈的谢夫人(老侯爷死后就是安平)搞忘了,还是下人们贪了。有时,饭菜实在不堪,周嬷嬷只得用自己的月钱给谢娴儿改善一下伙食。
周嬷嬷的男人会些木工手艺,又会写字和算帐。庄头经常让他帮着做做帐,庄子里那些农户偶尔也会请他们父子做些木工活计,或是帮着写封书信。所以,他们手里的钱还算有余。周嬷嬷的月例银子就不拿回去给男人。
如果说原来除周嬷嬷以外的下人们对谢娴儿的态度是怠慢、不屑的,那现在就是不满和鄙视了。
“别的奴才们跟着主子是吃好喝好,享不尽的福。咱们跟着她却是吃别人剩下的残汤剩水,穿别人不穿的破烂衣服。命苦哦。”
“唉,世子爷和侯府的脸面都让她丢尽了,咱们跟着这种主子能讨了好?真真是个丧门星。”
……
那几人指桑骂槐并不避着谢娴儿,有时手指头都快戳到她的脸上。人家人多势众,周嬷嬷是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