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弃的眼神。涂西奉干笑了两声没在继续问,再问就是自取其辱了。
很明显往后的事,不可能每次都要阿青出手。
更何况是搅进那些整日里的阴谋诡计之中。
所以苏梅衣是备着给他们对付宁远侯用的。
现在局势已经逐渐明了了,接下来该怎么做涂西奉心里也大致有了数了。
阿青他们离京不久以后还在驿站逗留时,其他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除掉京官,其他外放官员皆是惶惶不可终日。
传承了几百年的大宁在一夕之间彻底灭亡,而接手了京都的闻肇也并没有再假模假样地扶持一个宁氏皇朝的皇子登基当傀儡皇帝,做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
他将大宁原来的官员,全部软禁,各处布防等地都换上了自己的人。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作为风暴中心的京都却是最先安定下来的,而其他地方的乱才刚刚开始。
之前京都的消息被陶瓒完全封锁,各路诸侯们虽是察觉到事情有异但是也摸不准境况到底如何。
所以不明真相的诸侯皆是按兵不动,至此在此事上他们也就通通失去了抢夺先机的机会。
等到皇帝身死,闻肇入了京,陶瓒病重,应青掏空国库带走玉玺等等消息传出的时候。
纵使身经百战,在权利争斗中浮沉多年的诸侯们也是听得目瞪口呆。
实在是万万没想到,事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侯们原本在京都安插了自己的人,但是因为闻肇秉承着,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的原则,将所有有嫌疑之人和京都内的桩子通通都一锅端了。
自己的人没办法传回消息,这导致诸侯们到现在听到的都是些似是而非的传言。
他们被这些流言搞得晕头转向,分不清真假。
一会儿是闻肇的身世,一会儿又是应青攻占皇宫。
一会儿闻肇杀了皇帝报仇,一会儿又是应青在奉天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上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