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龙等人,带了五十名骑兵去抓马安邦。
结果,自然是被马安邦营寨里的五万大军吊起来打,他的欧皇属性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反正不管是樊存的一千骑兵,还是李鸿运的五十骑兵,都压根没见到马安邦的人就已经寄了。
当然,这两个人做出了类似的选择,但动机是完全不同的。
樊存的动机就是单纯的莽,想不到下一步任务目标是什么就想着带人去杀叛徒试试。
但李鸿运这么做,是因为他做过功课,知道历史上的真实记载。
只是操作起来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李鸿运没有再去做无谓的尝试,而是静下心来,开始分析。
“奇了怪了,从历史记载来看,就应该这么操作才对啊。
“史料原文写,‘(虞稼轩)赤手领五十骑,缚取马安邦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翻译过来就是说,带着五十名骑兵,在五万名敌军中绑了马安邦,然后就一路狂奔、突围南下,一直到渡过淮水才休息,远远地甩开了追兵。然后这次的事迹威名远播,甚至连齐朝的皇帝都为之感叹。
“可是……这特么哪有可行性啊?”
李鸿运本来是想抄一下标准答案的,结果没想到抄得大失败。
所以只好从头再捋一遍。
“首先,目标是抓马安邦,生擒也好,击杀也罢,总之是得干掉他,生擒最佳。其次,肯定得成功突围,回到齐朝,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挑战。
“这一点,倒是很符合当时的局势。”
李鸿运简单分析了一下之后发现,抓马安邦是当时唯一的选择。
当时,义军已经作鸟兽散,以虞稼轩当时的声望,想振臂一呼就把这些人全都再次集中起来,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当时作为义军,最大的目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