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引发轩然大波,但在皇帝听来,却不啻于仙乐一般优美。
楚歌的意思很简单,陛下你听文君实瞎逼逼干什么?
士大夫凭什么和皇帝分享权力?
你是皇帝,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古代的官员叫州牧,意思就是说,那是代天子以牧民。但他们敢说自己是替天子牧民吗?那就是造反了。
所以,不管怎么说,最终说了算的还是皇帝。
皇帝如果都不能说了算,那还叫什么皇帝?
这番话,着实说到皇帝心坎里去了。
他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
其实在历史上,皇帝之所以和王文川分道扬镳,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这里。
王文川本身是个非常固执的人,凡事喜欢大包大揽。而皇帝站在他身后,总是会觉得,有些不自在。
很多事情,王文川自己就办了,皇帝有不同的想法,也得考虑王文川的看法,很多时候还要妥协。
久而久之,皇帝自然会觉得,王文川跟文君实他们这群人没什么区别,多多少少会有些疏远。
一旦新法出了问题,皇帝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承担责任,而是觉得,这是你王文川大包大揽所带来的问题,你自己要背全锅。
所以到后来,皇帝疏远了王文川,自己亲自搞了元丰改制。
虽然元丰改制的效果还不如王文川变法,但这毕竟是皇帝自己要干的,他自己就是第一责任人,自然找不到人甩锅,这事就这么继续下去了。
这充分说明,任何一位皇帝都想集权,都不想跟宰相分享自己的权力。
盛太祖给出的答案是,直接取消宰相,自己把所有活全都干了。
而在齐朝,皇帝并不是不想这么干,只是他们没有看到这么干的可行性。
盛太祖是草莽皇帝,他从基层做起,什么都懂,自然不需要宰相的帮忙;但此时的皇帝就是个普通的守成之君,不可能有盛太祖那种变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