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一起,流民顿生。可是大名府的常平仓,只放了几个月的粮食,就将这些流民全都赶了出来,将他们向南赶到了京师!
“请问官家,大名府的常平仓中明明还有充足的粮食,可这些粮食却没有被拿来赈济灾民,反而是这些饥民被驱赶到京师,文君实等人这种做法,到底是何意?
“显然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推翻我王文川,只要能废掉新法,区区数万流民的性命,又算得了什么?
“臣的说法皆有据可查,请官家明断!”
这一番说辞,言之凿凿,掷地有声,把皇帝也给说愣住了。
从天人感应的情况来看……似乎王文川说的更有道理啊?
皇帝将信将疑:“难道真如王相所说,新法并不会导致天怒人怨,反而是继续推行旧法,因循守旧、裹足不前,才会让上天震怒,降下责罚?
“否则,为何只有大名府及周边州县大旱,其他地方却安然无恙?”
楚歌没有再说话,因为他知道,此时该其他人表演了。
果然,新党的官员们立刻反应过来,这不正是攻击旧党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岂容错过!
“官家,王相所言甚是,可见旧法已经到了天怒人怨、无以为继的地步,必当尽废之,推行新法!”
“官家,臣附议!”
“臣也附议!”
朝堂上,新党的官员纷纷出面,营造出一种滔滔大势。
如果在之前,这些新党的官员强行出面,只会在皇帝心中强化“他们在党争”的印象,不仅于事无补,还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但现在,皇帝已经倒向了新党一边,那么这些人的发言,就变成了堆在皇帝心头的千斤巨石,让皇帝对王文川的说法深信不疑。
楚歌知道,差不多可以一锤定音了。
“官家,臣敢断言,大名府的大旱必是因不推行新法而起。
“只要大名府推行新法,十天之内,必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