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这次的大旱。
甚至还有人言之凿凿,只要罢免了王文川,立刻就会下雨。
皇帝的表情,也变得忧心忡忡。
他本就不是因为一幅流民图而将王文川罢相。实际上,他对新法的动摇是之前一系列事件累积的结果,这其中包括了山崩,包括了群臣对新法的攻击。
而此时,他显然已经产生了动摇。
“王相,听说新法实行导致各地民不聊生,可有此事?”
楚歌摇头:“回官家,绝无此事。”
皇帝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对王文川的这个回答不甚满意。
而其他大臣全都不发一言,似乎隐约都在支持王文川,更是让他感到有些不悦。
大旱,肯定是确有其事的。
可王文川竟然矢口否认?
难道这是要蒙蔽圣上吗?
观察到皇帝的表情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楚歌心中不由得微微一笑。
他的这一手欲扬先抑,显然起到了效果。
果然,皇帝的声音带着不悦:“大名府数月大旱,赤地千里,文卿家的奏疏上已经写的清清楚楚,说是新法导致天怒人怨,以致流民四起……王相,难道此事你并不知情?”
楚歌坦诚地说道:“回官家,大名府的大旱,臣身负宰执之职,自然是知道的。”
皇帝气得一拍龙椅:“那朕问你新法是否导致各地民不聊生,你为何还说绝无此事!”
楚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取出一幅画轴。
“此乃臣观京师城外的流民所绘制的一幅画卷,请官家过目。”
小太监为皇帝取过流民图,呈了上去。
皇帝展开画轴,看了一眼之后,已经是大惊失色。
紧接着,他又惊又怒地质问道:“王相!京师之外,流民遍布,你早就知道!甚至还绘了这样的一幅图!可是为何,你还敢说绝无此事!
“莫不是要欺君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