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包法、结构,所产生的刀身特性也不同。但总的来说,这算是一种更高端的工艺。
对李鸿运来说,他连最基本的东西都还没有玩明白,自然也就不配去试这种高端操作了。
再次将大致打出刀型的刀胚加热后,直接放入冷水中骤然冷却。
火焰、烟雾冒出,伴随着“呲呲呲”的声响,一次淬火就完成了。
淬火的作用是让钢刀变得坚韧而富有弹性。
淬火这道工序看起来很容易,但操作起来也是有难点的。
烧热的火候,冷却的程度,水质的优劣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关系。淬火不够,则刀锋不硬,容易卷刃;而淬火过头,刀锋会变脆,容易崩口或折断。
而且,根据古代工匠的说法,淬火的水质也很有讲究。有些水“爽烈”,有些水“钝弱”,后者不能用来淬火,否则会把刀给毁掉。
这些内容细究的话,显然就涉及到化学和材料学的知识了,李鸿运也没去纠结,他知道自己不配。
好消息就是他不需要去确定各地河流的水质,而只需要用游戏中提供的水就可以了。
“就这样吧,开磨!”
李鸿运指挥着工具人工匠们,把这把经过淬火之后的刀胚反复打磨、开刃,最后再装上刀柄。
在古代,刀匠的工作只是到做刀条这一步,淬火之后顶多再粗磨一下。之后的工序,还需要其他的工匠精细研磨、做刀柄、做刀鞘、雕刻各种装饰零件、在刀鞘上镶嵌或绘画等等。
还好,这些相对无关紧要的步骤,就全都可以扔给其他的工匠们了。
李鸿运全程快进。
又是一番折腾之后,这把基本上可以说是由他自己设计、锻造的刀,终于出现在他的面前。
想想自己花的那么多道工序,李鸿运简直想要吐血。
太难了!
这个试炼光是第一阶段,在李鸿运看来难度就已经爆表。
真的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