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条款,也就是说,金人此时并不会给他撑腰。
此时的皇帝,已经打定主意要杀韩甫岳将军,与金人议和。
而楚歌所扮演的李浩,作为宰执,或许可以阳奉阴违,或许可以想办法让皇帝的政令不出皇宫。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被皇帝拿下。
因为此时他作为宰执,根基不够深厚。而齐高宗,是此时无可争议的最正统的皇位继承者。
二者的政治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那么,刺杀呢?
成功的可能性也极低。
之前楚歌和李鸿运能够刺杀成功,是因为齐英宗脑子抽了想逃出皇宫,半路上防护力量松懈,以至于被李鸿运用突火枪钻了空子。
但此时的齐高宗早就经历过一次兵变,对自己的安全问题极为重视。一直躲在深宫之中,戒备森严。
楚歌扮演的李浩虽然是宰执,但进宫之前也是要被反复搜身的。再加上没了其他玩家的配合,他几乎想不到任何行刺成功的可能性。
所以,这件事情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行刺不行,只能搞政治斗争。
但搞政治斗争,实力又不够。
想要足够的实力,先要拿到金人“不许以无罪去首相”的支持,而想要得到这一支持,就得先卖国、杀韩甫岳将军。
这不是绕了一个大圈,又特么绕回去了吗?
如果楚歌真的冤杀了韩甫岳将军,那之后他不管再干什么,都没办法再给自己洗白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韩甫岳将军,就是唯一能荡平天下的神将,无可替代。
眼瞅着目前的局势几乎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楚歌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他甚至都没想着用英灵求助的功能。
因为他知道,这个问题问那些历史上的英灵也不见得好使。很多事情,还不如自己开动脑筋来解决。
一番思考之后,楚歌最终下定了决心。
拟好了十二道金牌召还韩甫岳将军的诏书。